形态描述
形态 (依据云南亚种,标本采自云南橄榄坝。)
雌性成鸟 额、头顶、枕、羽冠黑色,每片羽毛的内羽片具白色羽缘;眼上和眼下各有一粗大的白色纵纹至颈;眼后也有一条粗大的黑色纹至颈;眼下白色纵纹之下还有一条粗大的黑色纵纹;背金黄色,渲染橙红色;腰鲜红色;尾羽黑色;飞羽黑褐色,次级飞羽的外羽片带绿的金黄色,覆羽也是带绿的金黄色,和次级飞羽的外羽片一样。下体的颏、喉沾土黄的白色,中央有一粗大的黑色纵纹;胸、腹、两胁为沾黄的白色,胸部羽毛边缘或某一部分黑色,腹和两胁的羽毛则具黑色人字斑。
虹膜棕褐色;嘴黑色。
量衡度(mm,g)
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
♀(1) 108 307 35.2 146 95 24.8
雌性成鸟 额、头顶、枕、羽冠黑色,每片羽毛的内羽片具白色羽缘;眼上和眼下各有一粗大的白色纵纹至颈;眼后也有一条粗大的黑色纹至颈;眼下白色纵纹之下还有一条粗大的黑色纵纹;背金黄色,渲染橙红色;腰鲜红色;尾羽黑色;飞羽黑褐色,次级飞羽的外羽片带绿的金黄色,覆羽也是带绿的金黄色,和次级飞羽的外羽片一样。下体的颏、喉沾土黄的白色,中央有一粗大的黑色纵纹;胸、腹、两胁为沾黄的白色,胸部羽毛边缘或某一部分黑色,腹和两胁的羽毛则具黑色人字斑。
虹膜棕褐色;嘴黑色。
量衡度(mm,g)
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
♀(1) 108 307 35.2 146 95 24.8
鉴别特征
鉴别特征 额、头顶、枕及羽冠黑色,背金黄色沾橙黄色,腰鲜红色。足仅具三趾。
大小
量衡度(mm,g)
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
♀(1) 108 307 35.2 146 95 24.8
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
♀(1) 108 307 35.2 146 95 24.8
生境信息
生态 栖于海拔1500 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或混交林内。食物为昆虫和蠕虫。
海拔范围
生态 栖于海拔1500 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或混交林内。食物为昆虫和蠕虫。
国外分布
广泛分布于印度,缅甸,泰国,马来西亚,印度尼西亚,菲律宾以及中南半岛三国。
国内分布
经济意义
分类讨论
亚种分化 金背三趾啄木鸟分化为7个亚种,而在我国的仅1个亚种。
引证信息
Picus javanensis Ljungh,1797,K.Vet.Akad.Nya Handl.,18:134(印度尼西亚:
爪哇).
爪哇).